张海荣教授作“当代民间文献抢救挖掘与乡村文化建设”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4-04-07 23:00:00 浏览量: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的重要回信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培根铸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引导青年学子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现面向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园区全体学生开展“理解中国乡村系列讲座”。
4月1日晚,理解中国乡村系列讲座(七)在木铎楼A215开讲。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最受研究生欢迎的十佳教师”张海荣教授为大家带来“当代民间文献抢救挖掘与乡村文化建设”主题讲座。
本场讲座中,张海荣教授围绕四个部分展开讲解:历史史料中当代民间文献涵盖哪些类别?当代民间文献资料生成与流转现状如何?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系统地抢救和挖掘?民间文献对乡村文化建设能起何种作用?
关于历史史料的类别,张老师指出历史史料一般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而当代史民间文献范围囊括所有“非官方收藏的当代史文献资料”,抢救挖掘文献资料的意义在于通过人的在场和事的呈现再现生动的生产生活。
针对当代村庄各类资料抢救整理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张老师以图文形式,直观扼要地介绍了1956-1983年农业集体化时期村庄财务文献的生成与内涵。在她看来,新中国广袤农村能够走上农业合作化之路,根本在于农业生产合作、农村信用合作、农村供销合作所构成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保障。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在村庄中的奠基过程,高级社特别是农村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领域、信用领域、供销领域的各类账目,以及队干部和普通农民的私人记录即村庄财务文献,可具象反映农村基层对经济体制的构建和融入,成为透视社队集体经济制度“上下”互构和末端运行的“检测器”。对计划经济时期的历史研究,相较于“自上而下”宏观的政策制定及执行、国家与社会关系等,张老师立足于村庄财务文献,从微观层面观照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体制的构建和运行。这与她本人的研究旨趣与学术交流密不可分。这样的财务文献,可分为备查账和备忘账。
张老师随之展示了当代村庄财务文献留存流转情况,提示大家应关注学界在整理利用民间历史文献时有着三个转变,即:收集从“文献搬家”走向了“就地保存原件、复制副本”;整理从“打散文书、内容分类”走向了“现状记录,保持文献固有系统性”;研究从“就文献论文献”走向了“结合田野调查在文献留存现场解读文献,构建多元史料群”。
围绕抢救挖掘村庄财务文献的必备知识和方法,张老师为大家介绍了相关领域的宏观和微观知识体系。用“吃食堂”以及“同一县域同一时期的社队,在不同村庄有着不同称谓”等例证,强调研究中需要找到地域性特征、找到日常生活的感觉、找到比较准确的历史蕴含。与此同时,张老师详细地介绍了如何挖掘数字背后的人和事,也即如何有效拓展数目资料的内涵和外延,提醒大家要仔细辨析台账中数据的来源及其误差。
抢救挖掘民间文献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珍视民间文献对乡村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挖掘留存珍贵的历史,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存史本身便是涵养文化。张老师引用陈平原先生的一段话,“所谓‘人文学’,必须是学问中有‘人’,学问中有‘文’,学问中有‘精神’、有‘趣味’”,叮嘱同学们要关注台账留存的个性特征、人性激励因素。她通过“进村找庙” “见庙现楼”及“见庙现亭”的文化现象,阐释优良传统文化如何融入现代治理的逻辑,借“孤魂庙”这一具体示例,展现了乡村朴素的人文关怀,认为能秉持众生平等的关怀,实乃有文化的体现。
张老师引用了钱理群先生的一句话,即“年青一代的精神追求,为今天及未来的乡村建设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乡村建设也为年青一代提供了发展更健全人格的机会”,以此来启迪同学们:文化建设最核心的,是潜心研究和思考;注重观念的探讨,有了观念的坚定或者改变,才有寻求方法的可能;做错了不反思,会越走越窄。
在为时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张海荣老师以扎实深厚的理论素养和生动有趣的演讲风格深深地吸引着大家,博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讲座最后,同学们就乡村文献挖掘、史学研究方法层面的内容踊跃地进行了提问,张老师一一作出回应,相关讨论十分深入。
讲座最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